◎ 郑锦得
凌晨三点多,被突然的推门声惊醒,原来是孩子他爸回来了。在得知孩子高考提前批顺利录取后,他和好友畅聊了几个小时。不知道有多少像我们这样的父母,在尘埃落定之后,却依然辗转难眠。
经历了这次高考,我觉得,一段完整的高考历程,应当从踏入高中那一刻算起,再到踏入考场,之后是填报志愿,直到被录取仍没有结束。这期间面临诸多“选择”,在煎熬的同时,也磨砺着孩子与家长的心灵和意志。
在我们的人生当中,会经历无数次选择,小到凭喜好刷视频,多到每一餐做什么菜,大到成人后的择业,婚配。高考,是很多家庭和孩子绕不开的关键选择。对于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,高考承载了太多的期望,也带走了太多的幻想,是对他们稚嫩身心的一次锤炼,超越年龄和经历的试探。他们须在有限的时间里,做出一个有可能影响他们一辈子的决定。以至于,在得知提前批录取结果时,看似拥有多种可能成为唯一确定性,内心情绪难免复杂,而不见得是单纯的欢喜和雀跃,哪怕结果是在一家人深思熟虑后做出的选择。
三年的高中学习生涯,孩子像对待工作一样认真付出,特别是到了高三,作为母亲,我能感受到他较平时更加努力。或许,他想着用更高的分数来增加选择的筹码。而我,选择默默支持他的付出。高考来临时,我很庆幸,能陪着他前往每一场考试,聆听他考完每个科目的感受。越努力,越幸运。最后的高考成绩也如他所料,取得了有史以来的最高分。分享高考成绩的短暂时光令人喜悦而自豪,但这仅仅只是开始,紧接着是高考志愿填报,颠覆了我这个从未经历高考的中年人,对高考的所有幻想。
也是从这一刻起,我重新审视自己认知的局限,反思自己对孩子曾经的帮助是否太少,努力适应高考志愿填报带给家庭沟通上的挑战。哪怕这些在最后似乎都迎刃有解,但我对自己说,高考一次就够了。或许显得不够积极乐观,我想只有经历过,才更懂选择背后的酸楚与辛苦吧。当然,这些无关孩子成绩的好坏,更多的是成长中的学习和思考。
在整个志愿填报的过程,最大的收获,不是最终录取了哪里,而是让我对儿子的表现刮目相看。记得刚开始填报志愿时,我们作为父母,开始摇摆不定,既担心浪费了孩子努力得来的分数,又担忧不太乐观的就业前景,最后是儿子一锤定音。包括后来平行志愿的填报,儿子也都能有商有量,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,哪怕有分歧,但他对父母的尊重,让我们欣慰。终于在提交平行志愿的最后一天,孩子在专业选择上做出了最后妥协,好在将自己比较中意的大学排在了靠前的位置。
虽然最终被提前批录取了,没能达成他想去其他城市学习的愿望。但我想,以孩子的智慧和学习能力,未来一定会报以他更阳光灿烂的生活。选择固然重要,但心灵的成长和富足更有力量!